無極4官網_麻織服裝因何衰落論失落的東方“衣祖”

      发布在:杏耀代理注册, 杏耀测速登陆      评论:0 条评论

    麻織品,曾經是中華民族時尚的服飾。可時尚流轉,早尚麻愛麻的中國而今一地尷尬。1月5日,人們湧進省展覽館服裝展銷會,看錦繡服飾,悅在心頭。純棉服飾總那樣時尚火爆,而純麻服飾卻難覓蹤影。搜遍全場,僅看到幾條混紡的褲子,含麻80%、45%或20%不等,售價200元上下。

   中國產麻,每年60萬噸,尤其被稱為“中國草”的苧麻產量佔全球90%,但產銷極不對稱。中國麻產品僅5%在國內消費,95%出口,產值達700億元。中國人冷落的麻時尚,卻在國外風靡。

   遺落的東方“衣祖”

   麻是中國古老的時裝,素有“國紡源頭,萬年衣祖”之稱。麻織物的源頭可追溯到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據考證,麻的使用比絲綢早5000年,比毛早6000年,比棉早9000年。

   炎黃時代,男耕女織,麻紡形成規模,衣着區分男女。澧縣彭頭山遺址曾出土6000多年前的麻織品。戰國時,精細的苧麻布已和絲綢媲美,是貴族饋贈的珍品。但大麻粗衣一直是普通大眾的日常衣着。

   兩千多年前的西漢,麻紡技術達到成熟。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量麻織精品和稀世珍寶“素紗禪衣”,成為麻紡工藝的里程碑。當時的湖南民謠這樣唱到:“君山茶,崀山麻,年年朝供到京華”。也在此時,麻織精品與絲織精品沿“絲綢之路”西進,進入中東、歐洲。

   但時尚永遠在變,數千年來蔚為大觀的中華麻文化,在宋元時式微。隨着棉花的廣泛種植和利用,棉纖維粉墨登場,逐步取代了麻纖維作為大宗衣料的地位。近代以來,西風東漸,生活情趣、服飾觀念發生“革命”。服裝面料光亮、華麗、挺括的時髦風標,取代了傳統麻面料的古樸、粗獷、易折皺,西服、牛仔褲、休閑裝等西方服飾佔據衣櫥。洋洋大觀的“麻裝霓裳”淡出江湖,棉紡成為服飾主流。

   遍尋長沙街頭,尋求當下的人們“愛麻穿麻”的理由。愛美的趙蘭萍女士說:“我前年花700多元買了一條麻料的褲子,但不愛穿,一直壓在箱底。麻面料容易起皺,不成型,熨燙打理很費事。”人們既愛之且煩之,就是時下對待麻料服飾的普遍心態。

   麻製品風光不再,甚至被視為麻繩、麻袋等粗陋之物。原因有二,一是技術問題,國內麻紡技術滯后,只能生產低支、粗糙、厚重的初級面料,穿着時刺癢“扎肉”。二是價格問題,由於原料成本、加工難度等原因,麻面料比棉貴,每米50元至100元,高檔純麻製品更是價格不菲,再加易起皺“伺候”難,消費者“望麻卻步”。

   中國麻產業受制於人

   說起麻,不少專家津津樂道:麻織物散熱、散氣味、散濕氣,粗獷、挺括、典雅、輕盈、涼爽、透氣、抗菌,它與棉絲毛進行混紡,可以彌補缺陷,達到織物功效。麻衣料冬暖夏涼,透氣滑爽。所以貼身穿麻布,等於隨身攜帶“天然空調”。

   麻類的種種妙處,喚不回國人對麻的追捧。但“麻時尚”在國外卻被發揚光大,這絕不僅僅是消費習慣,更重要的還有文化、傳統等原因。在西方,麻製品一直被看作品位和高貴的象徵,深受有身份、有地位者喜愛。埃及的法老服飾,日本的傳統服飾,韓國的國服,甚至阿拉伯頭巾,伊斯蘭長袍,基督教庭的聖經、聖袍等,都是精美的麻織物。尤其是麻類作為天然纖維,其抑菌殺菌的綠色特性備受推崇,歐美人喜愛着麻裝、蓋麻被、用麻具。

   而我們卻冷落了自己的寶貝。這種“外俏內冷”現狀,使得作為產麻大國的中國受制於人,甚至橫遭盤剝。在國際麻紡產銷鏈上,中國大量生產麻紗、坯布,出口發達國家,利潤微薄。而人家通過織造、染色和后整理,織成高支輕薄的面料,搖身一變就成了一件件精美麻製品。一件高檔純麻服裝賣上千美元,一套麻制床上用品賣幾千歐元。

   中國失落的不僅僅是傳統,從當今時代來看,更有科技的失落。織出布賣給人家,人家整理后再買回來,自己辛苦孕育的種子在別人那裡開花、結果。對此,工程院院士周國泰說:“中國人就是給別人打工,出賣勞動力掙一點血汗錢。原因就是技術不在我們手裡。”

   振興麻業“賽跑”開始

   中國是麻類資源多的國家,種植2000萬畝,麻農上千萬之眾,僅湖南逾10萬戶。但麻用於紡衣織布、製造繩索漁網,已經老套。據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熊和平所長介紹,麻類纖維質含量達70%,燃料乙醇轉化率達44%,其作為戰略能源物質等,新用途很廣泛,麻類開發在世界方興未艾。

   正因為此,國際上形成了一股對麻纖維的你追我趕之勢。美國是麻製品的大消費國,但其麻資源種植為零;歐洲是傳統麻製品消費區域,不遜於美國;亞洲更是一個大市場,尤其中國未來20年,天然纖維消費量將超過40%。非洲、澳洲也在爭搶麻纖維市場份額,與美歐亞“四分天下”。這種大趨勢將持續影響整個21世紀。

   對於中國而言,振興麻產業除“外逼”因素之外,還有緊迫的內部需求:一是棉價飛漲,一度升至30000元/噸,市場上棉花短缺,亟需麻纖維補充;二是麻產品去年出口產值增至700億元,在啟動內需的政策需求層面,能夠拉動內需7000億元。

   “賽跑”剛剛開始,中國握有豐富的麻資源,佔得了先手。但與對手博弈,麻產業鏈條“短板”也明顯。在上游,育種、生產水平滯後於國際麻製品市場的發展,收麻剝麻靠手工,優質率低,優質品種覆蓋率低,纖維含量低;在下游,生物脫膠技術未充分推廣,初加工、染整技術和后處理工藝仍薄弱,終端製成品短缺。

   中國初露“麻時尚”

   中國已在行動。2009年啟動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覆蓋16個省(市)麻產區,目標是建成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的技術支撐終端,且已形成環保麻地膜、麻類蛋白飼料等新技術產品。

   麻業“十二五”規劃也已繪就,始終貫穿三大原則:一是不與糧棉爭地,實施苧麻山坡地、亞麻冬閑地、紅麻灘涂地的“三地”戰略,形成麻類區域特色;二是緊扣環保主題,利用山地、荒地、鹽鹼地等邊際土地,培育高產、優質、高抗、專用新品種,創建生態麻園基地;三是攻克麻紡脫膠、加工的關鍵性難題,提高麻纖維可紡性能和工藝水平,造就多樣化的麻產品。一些專家,尤其是紡織和消費專家呼籲,還要加強麻產品的科普宣傳,讓對麻陌生的年輕人喜愛麻織品。

   湖南是中國產麻省,苧麻加工能力也居國內前列。但經歷了上個世紀末的“發麻財”后,仍有不少限制因素。而今,優勢正在被外省趕超,像一度領跑國內的麻紡精品“益鑫泰”,主業也沒做得大,做強更是艱難。其實,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的龍頭單位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就在湖南,一些重要科技成果也在湖南問世。如果戰略得當,麻產業的振興必將帶來麻時尚的回歸。

   對此,熊和平作為國內麻類研究首席科學家,他預言麻業崛起正當其時,中國麻時尚也初露端倪。就在一年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國泰研發的麻面料“四件套”:兩個枕套、一張床單和一條被罩,標價19860元。

   麻時尚蓄勢待發,用現代科技脫去其粗,用現代經濟褪去其貴,讓越來越多的麻產品進入尋常門庭,漢朝的“麻裳翩翩”將不是絕唱。

,   中國產麻,每年60萬噸,尤其被稱為“中國草”的苧麻產量佔全球90%,但產銷極不對稱。中國麻產品僅5%在國內消費,95%出口,產值達700億元。中國人冷落的麻時尚,卻在國外風靡。,    麻織品,曾經是中華民族時尚的服飾。可時尚流轉,早尚麻愛麻的中國而今一地尷尬。1月5日,人們湧進省展覽館服裝展銷會,看錦繡服飾,悅在心頭。純棉服飾總那樣時尚火爆,而純麻服飾卻難覓蹤影。搜遍全場,僅看到幾條混紡的褲子,含麻80%、45%或20%不等,售價200元上下。,   麻是中國古老的時裝,素有“國紡源頭,萬年衣祖”之稱。麻織物的源頭可追溯到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據考證,麻的使用比絲綢早5000年,比毛早6000年,比棉早9000年。,   兩千多年前的西漢,麻紡技術達到成熟。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大量麻織精品和稀世珍寶“素紗禪衣”,成為麻紡工藝的里程碑。當時的湖南民謠這樣唱到:“君山茶,崀山麻,年年朝供到京華”。也在此時,麻織精品與絲織精品沿“絲綢之路”西進,進入中東、歐洲。,   但時尚永遠在變,數千年來蔚為大觀的中華麻文化,在宋元時式微。隨着棉花的廣泛種植和利用,棉纖維粉墨登場,逐步取代了麻纖維作為大宗衣料的地位。近代以來,西風東漸,生活情趣、服飾觀念發生“革命”。服裝面料光亮、華麗、挺括的時髦風標,取代了傳統麻面料的古樸、粗獷、易折皺,西服、牛仔褲、休閑裝等西方服飾佔據衣櫥。洋洋大觀的“麻裝霓裳”淡出江湖,棉紡成為服飾主流。,   遍尋長沙街頭,尋求當下的人們“愛麻穿麻”的理由。愛美的趙蘭萍女士說:“我前年花700多元買了一條麻料的褲子,但不愛穿,一直壓在箱底。麻面料容易起皺,不成型,熨燙打理很費事。”人們既愛之且煩之,就是時下對待麻料服飾的普遍心態。,   中國麻產業受制於人,

Responses

评论已关闭。